提到古代皇帝,人们总会想到“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后宫佳丽三千人”等语启牛配资,古代固然有那从不好色纵欲的帝王,但却仅有一位皇帝做到了始终坚持“一夫一妻”,他就是被明朝人誉为“千古一帝”的明孝宗朱祐樘。
说到明孝宗朱祐樘的专情,除了与张皇后之间的感情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便是明孝宗幼年的悲惨经历。而这一切,还得从明宪宗的宠妃万贵妃说起。
万贵妃名叫万贞儿,出身小吏之家的她,年仅四岁时被送入宫中,成为了孙皇后身边的宫女,并因乖巧懂事深得皇后喜爱。
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爆发,御驾亲征的明英宗被俘虏,孙太后虽然同意扶立郕王朱祁钰继承大统,但却提前立年仅两岁的皇孙朱见深为太子,以期未来皇位还能回到儿子一脉,同时派已经十九岁的万贞儿前去抚养教导爱孙。
景泰三年(1451年)五月,朱祁钰将太子朱见深废为沂王,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与此同时,朱祁镇返回明朝后,也被朱祁钰囚禁南宫长达七年。
朱见深虽为沂王,但却面临着父母被囚南宫难以相见,朝臣为避嫌对其敬而远之,就连宫女太监也对其冷眼旁观的遭遇,只有万贞儿始终不离不弃,陪伴并保护着年幼的朱见深。数年间,两人可谓相依为命,因而感情极深。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朱祁镇经“夺门之变”后复位,朱见深也重新被立为太子,而重新入主东宫的朱见深,立即便将万贞儿要到了自己身边,让其继续陪伴照顾自己。
天顺八年(1464年)二月,朱祁镇驾崩,太子朱见深即位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向嫡母钱太后和生母周太后请求立万氏为后,但由于两位太后的坚决反对,朱见深只能退而求其次,将万贞儿立为了贵妃。
万贞儿虽为贵妃,但却独宠后宫,在礼制待遇方面,更是与皇后无异。
成化二年(1466年),已经37遂的万贵妃为明宪宗生下皇长子,明宪宗大喜过望,立即晋封其为皇贵妃,并许诺必立其子为太子。年长明宪宗17岁的万贵妃,本想通过此子来稳固自己的地位启牛配资,然而这个皇子却于同年十一月夭折。
或许正是受皇子夭折的刺激,此后万贵妃变得极为善妒和残忍,凡是后宫受宠或有孕的女子,都难逃她的迫害。
纪氏自幼父母双亡,后被广西贺县桂岭的亲戚收养。成化二年(1466年),明朝派大军平定“藤峡盗乱”(即两广的瑶族、侗族民变),纪氏被明军俘入掖庭,后被授为女史。
万贞儿虽然对明宪宗“看管”的极严,然而却无法阻止皇帝偷腥,一次偶然的机会,朱见深来到内藏库,与纪女史谈话,一时兴起便宠幸了纪氏,结果春风一度纪氏竟然因此有了身孕。
万贵妃知道后大怒,命宫女前去为纪氏堕胎,宫女却谎称纪氏乃是患病,而并非怀孕。可是即便如此,万贵妃还是将纪氏打发到了安乐堂居住。
怀胎十月一朝分娩,纪氏最终生下皇三子,万贵妃听说后又派门监张敏将此子溺死。张敏却将婴儿藏了起来,用粉饵饴蜜哺之,这才保住了他的性命,可是一直到五六岁的时候,还不敢剪胎发。
当时,被废的武皇后废居西内,离安乐堂很近,得知此事后也偷偷前来哺养,朱祐樘就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中逐渐长大。
由于柏贤妃所生的皇次子朱祐极三岁时被万贵妃所害,此后后宫中再也没有女子产子,以至于当时朝廷上下都极为忧虑。
成化十一年(1475年)五月十八日,朱见深召张敏栉发,看着镜子中已有白发的自己,叹气道,“我已经老了,却还没有儿子。”
张敏闻言,伏地叩头谢罪到,“臣死罪,万岁已经有儿子了。”
朱见深愕然,问皇子在哪,张敏说道,“我说了之后就会死,还请皇上为小皇子做主。”
太监怀恩也说道,“张敏说的是事实。皇子潜养西内,今已六岁,一直隐匿消息不敢传出去而已。”宪宗大喜,马上去西内,遣使者去接皇子。
使者来到纪氏处,纪氏抱着儿子哭泣道,“你去吧,我怕是活不了了。你若是见到一个身穿黄袍面上有须的人,他就是你的父亲。”
于是,小皇子这才得以第一次走出冷宫,见到了自己的父亲。明宪宗将他抱置膝上,抚视久之,不仅喜极而泣,“真是我的儿子呀,这么像我”。朱见深不仅立即派怀恩前往内阁向群臣宣告此事,更是于次日便颁诏天下,并将纪氏移居永寿宫。
同年六月,纪氏暴薨,人人都说是被万贵妃所害。张敏得知后,也因惧怕吞金而死。
同年九月二十,朱见深立年幼的朱祐樘为太子。明宪宗的生母周太后担心这个皇孙也出了意外,便叫明宪宗将太子交给自己抚养,于是朱祐樘便跟祖母住在了仁寿宫。至此,朱祐樘的境况才算有了好转。
正是由于储君名分已定,而万贵妃自己此后也再无生子,这才逐渐放松了对后宫女子的迫害。正因如此,此后的成化十二年(1476年)至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间,朱见深先后诞下了十一位皇子。
或许正是由于幼年时期的悲惨遭遇,明孝宗朱祐樘在即位为帝后,为防止后宫争风吃醋,除了张皇后之外,终生没有再纳一位后妃。
长胜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