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海原县人民检察院,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围墙栅栏上的12张公益宣传展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阳光的照耀下愈发显得温暖。郁郁葱葱的花园、摆放有序的车辆、整洁干净的大厅、散布在楼间的标牌融丰配资,处处充盈着文明规范的氛围。
海原县人民检察院
近年来,海原县人民检察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将文明单位创建与检察事业发展紧密结合,守正创新,锐意进取,先后荣获全国“节约型机关”“全国文明单位”“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让党中央放心 让人民群众满意”模范机关等荣誉称号。
深化党建引领 筑牢文明根基
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面对鲜红的党旗融丰配资,全体党员精神饱满,高举紧握的右拳,一字一句庄严地重温入党时的郑重承诺,用真挚的情感表达对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
展开剩余74%2024年7月1日,在建党103周年来临之际,海原县人民检察院组织开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奋勇争当时代先锋”迎“七一”主题党日活动,活动中通过党组书记讲党课、为退休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过政治生日送祝福等环节热烈庆祝党的生日,切实引导干警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自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初心使命,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担当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创新实践载体 厚植文明底蕴
文化是凝聚力,文化是执行力,文化更是创造力。海原检察人用自己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精神,寻求着检察文化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创新突破。精心打造“职工书屋”,购置300余册政治类、三八妇女节法律类、人文社科类书籍,建成多元素文化宣传教育新阵地,供检察人员在闲暇之余加强学习。在三八妇女节、世界读书日以及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期间组织全体检察人员开展各类主题鲜明的特色活动,持续教育引导全体检察人员携手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维护者、实践者、倡导者。
组建志愿服务队 践行文明新风
文化广场宣传“阿姨您好融丰配资,您知道‘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指哪部法典吗?”海原县人民检察院党员志愿者在县文化广场向群众讲解民法典相关法律知识。
“我们来看望您,了解一下你们生活上有什么困难,给你们带来组织的问候。”海原县人民检察院在传统节日节点深入帮扶村开展帮扶慰问活动,发放慰问品,帮助帮扶对象解决生活困难。
“检察官叔叔阿姨,如果我们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写信或者拨打热线给你们吗?”“当然可以啊。”在海原县人民检察院举办的“检护未来,法伴成长”检察开放日活动中,检察官与海原县第五小学学生们互动交流。
而这样的文明风尚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仅是海原县人民检察院开展文明创建工作的载体之一。将志愿服务工作作为检察为民办实事常态化开展的重要环节,结合“周五有约”、对点帮扶、重要节日开展法治宣传、创文创卫、环境保护等志愿服务活动,面对面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助力乡村治理效能提升,在创文创卫、扶贫助困、普法惠民等志愿活动中提供检察个性化服务。
聚焦主责主业 绽放文明之花
检察听证做深民生检察,回应司法需求。依规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院领导带班接访和包案办理首次申诉信访案件等制度,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检务公开,通过检察开放日、公开听证、代表座谈、上门征求意见等方式,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知悉检察工作、了解检察工作、参与到检察工作中来,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检察工作意见建议,监督检察司法办案活动,切实将开门纳谏转化为推动检察工作的强大动力。
做细未检工作,护航未成年人成长。以温暖护航未成年人为立足点,充分发挥县检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县未保中心“小白杨”检察工作室等功能作用,办理涉未成年人公益诉讼、司法救助、支持起诉等案件。开展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治理工作,常态化开展送法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加强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依法做好未成年人司法综合保护工作。
司法救助做实司法救助,彰显法律温度。加大司法救助工作力度,主动帮助因案致困、因案返困的困难群众申请司法救助。关护弱势群体,协助追回农民工工资融丰配资,助力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发布于:北京市长胜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